Page 10 - 2025嘉友藝術季
P. 10
序 文 序 文
台灣元宇宙
嘉義縣書法學會
新媒體科技產業發展協會
理事長 楊貴真 理事長 鄒淑文
文化藝術與科技的對頻
這座由農工起家的城市裡,我們看到了
嘉友電子孔德偉董事長長期持續 一群人,以文化為根、以科技為翼,悄悄地
關注藝文發展,每年邀集各相關 、卻堅定地,重塑著嘉義的未來。
專 業 藝 術 工 作 者 展 覽 、 表 演 , 總 嘉友電子董事長孔德偉先生,正是這段文化
是不計代價,全心支持,全力投 轉型旅程的關鍵角色之一。他不只關心產業
入。年年 舉辦的 藝術 季,檔 檔高
朋滿座,嘉賓雲集,風評甚佳, ,更關注人文;不只經營公司,也經營一個
很令人期待。 城市的藝術命脈。他長年無私支持藝術家展
今年提早緊鑼密鼓籌劃,各項展 演、促進產學合作、提供場域資源,讓嘉義
演時程排定,內容包含 的藝術可以綻放,讓在地文化成為一種能被感受、被看見的力量。
今年的「嘉友藝術季」,延續這份對藝術的承諾與熱情,特別邀請蔡永武與黃詩閔老師,
獲大獎連連的陳玄茂大師水墨創作展 以「兩瓷相悅」為題,展出一系列瓷板畫創作。蔡老師以高溫潑釉,挑戰自然與火的互動,作
品如《玉山雲瀑》《山光水色》,帶來山川氣勢的張力與純粹;黃老師則以低溫釉上彩描繪花
曾維民團長帶領的嘉義民歌表演 卉心象,作品如《思念之花》《舞台系列》,蘊藏細膩情感與女性視角。這些作品不是在訴說
距離,而是邀請我們走近:走進創作者的情感深處,也走近這座城市的文化呼吸。
蔡永武與黃詩閔老師的瓷板畫聯展 文化,是一種看不見卻能被深刻感受到的能量。它存在於書法的一筆一劃,也隱含於詩詞
的韻律之間。藝術,不只是裝飾,而是一種讓我們對話、療癒、重構自我的方式。在嘉義,我
陳席卿教授詩意墨趣迎心燈展 們看見詩詞家陳席卿老師用文字描繪心境,看見書法家們年年揮毫傳承,這些都是藝術在日常
生活中流動的證明。當文化不再被高高懸掛,而是成為城市的溫度、成為街角的一幅畫,那麼
還有嘉義縣書法學會諸羅盃全國創意春貼展暨頒獎
,它就成為真正生活。
而此刻,我們也正站在AI時代的門口—當創作工具更智慧、生成技術更多元,藝術也迎來
檔檔皆具特色,精彩可期
前所未有的轉化機會。AI不取代創造力,反而擴張了我們表達的邊界,讓聲音、圖像、詩句、
互動不再受限於技術條件,而是更自由地成為情感的載體。文化科技的對頻不只是一場技術革
敬邀請熱愛藝術季展項的嘉賓蒞臨參觀指教。
也期待嘉友電子倡導藝術展演風潮,能拋磚引玉,讓藝文氣息更蓬勃,活躍! 命,更是一場對「人性」的重新詮釋。我們要思考的是:如何讓AI成為創作的助力,而非替代
;如何讓文化內容在演算中不被稀釋,而被放大。這些正是我們這一代人要共同面對的課題。
有幸能參與其中,與這群熱愛創作、堅守文化的人,成為藝術科技的先行者動,讓藝術裝上科
技的翅膀、讓更多看見。